山海情深结硕果 同心协作谱新篇

  8月26日—27日,武夷山市党政考察团赴鼓楼区开展新时代山海协作活动,考察团一行分别对接教育、卫健、人社、商务、民政等部门开展专题调研交流活动。   8月27日,考察团一行调研树兜幸福里、海洋经济科创高地,深入了解我区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及综合性涉海公共服务平台工作做法及成效,并召开鼓楼区·武夷山市新时代山海协作座谈会。会议审阅讨论了“茶空间”设计方案,两地就近期及下一步协作交流事项达成一致共识。   会上,鼓楼区南街街道与武夷山市武夷街道、洪山镇与武夷山市星村镇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将谋划开展组织建设共促、党员队伍共育、精神文明共创、资源信息共享、发展难题共解等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搭建服务民生事业的纽带和桥梁。   考察团一行调研树兜幸福里。   考察团一行调研海洋经济科创高地。   鼓楼区·武夷山市新时代山海协作座谈会。   南街街道与武夷街道签订共建协议。   洪山镇与星村镇签订共建协议。   2024年伊始,鼓楼区对口协作武夷山市,全区始终坚持聚焦“鼓楼所能、武夷山所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深厚的山海情谊,围绕写好“巩固、互补、合作”三篇文章,赋能资源、人才、技术要素,加强山海统筹、强化功能互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进协作帮扶工作,全力为武夷山市发展牵线搭桥、汇聚力量,构建起山海协调发展新格局。近年来,两地携手并肩、务实合作,在对口协作的征程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同书写了山海协作的合作篇章。   鼓楼区与武夷山市签订山海协作协议书。   协作以来,鼓楼区与武夷山市两地共组织5次党政代表团交流对接,定期协商对口协作重大事项,精心谋划、推进实施一批协作重点项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协作机制不断健全、合作内涵日益丰富,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全覆盖的协作网络,推动结对共建走向深入、落到实处。两地在“福州、南平山海协作招商对接会”上签订对口产业协作协议,鼓楼区选送福州软件园“科创飞地”项目参加全省山海协作推进会集中签约活动,组织街镇、园区帮助南平市7个协作县对接推介招商意向和项目需求。   为有效带动当地农户增收,增强区域产业“造血”能力,鼓楼区发挥自身技术、平台、市场等优势,积极引导本土企业赴武夷山市投资兴业,推动更多武夷山茶叶等农特产品进驻鼓楼各大商超、农特产馆和线上销售平台,组织更多武夷山企业参加福州项目对接会、福品博览会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武夷山农特产品的品牌价值、品牌形象。推动“定有福”、永辉超市等连锁商超、企业开展消费帮扶和农特产品产销对接。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联动,助力武夷山鸡蛋、莲子、大米、茶叶、红菇等特色农产品走进福州市场,销售额已超200万元,带动武夷山农户、企业、合作社就业增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鼓楼区捐赠价值518万元的“一线处置平台”及60万元物资,支持和指导“一线处置平台”在武夷山成功落地并广泛应用。   鼓楼区捐赠信息化“一线处置平台”。   爱心企业福州定有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向武夷山市捐赠价值50万元物资。   选派医疗、教育等专业技术人员赴武夷山市开展支医、支教和技术指导,已选派6名优秀教师前往武夷山实验小学、余庆小学等校任教,通过示范教学、临床带教、学术交流等形式,帮助提升当地公共服务水平。武夷山市组织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来鼓楼交流学习,两地人才互动日益频繁,协作帮扶的智力基础不断夯实,2025年1-8月共开展线上培训5场次,培训武夷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158人次。   为了更好地深化劳务协作,鼓楼区积极搭建交流平台,累计向武夷山推送紧缺工种需求309人次,推动两地劳动力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精准对接鼓楼用工需求,组织企业到武夷山举办现场招聘会,推动更多院校和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和实习实训。对武夷山籍务工人员开展互联网营销师等项目制培训、重点产业揭榜挂帅培训、见证补贴等就业技能提升培训,通过精准化劳务培训和协作,实现劳动力精准输转。累计培训武夷山籍务工人员44人,补贴6.336万元,有效帮助武夷山市群众拓展就业途径、提升就业质量。   砥砺奋进,山海情深。鼓楼区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合力,持续推动对口协作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深化山海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