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FZ01115-2500-2023-00005
- 主题分类: 无
- 发文机关: 鼓楼区市容管理局
- 成文日期: 2023-06-01
- 标 题: 2022年福州市鼓楼区城市管理局工作年鉴
- 发文字号: 鼓执综〔2023〕42号
- 发布日期: 2023-06-29
- 有 效 性: 有效
【概况】2022年,鼓楼区城市管理局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重要指示精神。辖区4条道路获评市级“门前三包”示范街(全市10条);白马北路--乌山路城市精细化管理街区样板在2022年全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样板工程中排名全省第一;创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考核排名全市第一、全省第二。2022年度我区市容精细化管理、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垃圾分类、“两违”整治、基层队伍建设及城市管理工作综合考核均为五城区排名第一。
【市容管理】建成城市管理社区执法站15个,持续推进鼓楼区69个社区的执法站建设。全面推进“双百双千双万”专项行动,致力打造万家“门前三包”示范店,评选万家垃圾分类示范家庭,全年上传案件5756件,已办结5745件,完成率99.81%。全区9800家商户全部签订电子“门前三包”责任书,实现“一户一码”管理,责任书签约率全市领先,创新“门前三包”一线处置机制,开展“十佳十差”商户评选,挂牌管理商户652家。全年共计清理查处违反“门前三包”行为26569起、处罚1159起、罚款735100元。同时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如:门前地毯专项整治、门前“三电”整治(充电桩、充电器、充电宝)、门前雨遮整治、夜间市容综合整治等。建设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纵向对接省、市两级平台,横向依托“鼓楼智脑”,通过对市容、环卫、两违、工地等城市管理数据的整合,谋划涵盖“门前三包”、街面可视化、车辆GPS管理、实景影像监控等12个智能化应用场景,提高预测、预报、预警、预防能力,进一步实现城市管理智慧化。
【生活垃圾分类】以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为契机,强化设备引进、创新作业模式、大力引导全民参与入手,多维度健全分类体系。全区1467个小区已建成前端垃圾分类屋亭1623座(其中精品示范屋84座)、分类管理员1623人,公共机构(场所)分类屋亭175座,设置有害垃圾暂存点10个、可回收物环保驿站22个。中端配置分类运输车131辆,优化1655个收运点位,按“一小区一策”落实精准收运。厨余垃圾收运量达130吨,占生活垃圾收运量比重达20%。分类工作知晓率、参与率、投放准确率均达90%。
【环境卫生管理】 通过提升优化作业模式和保洁时间,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车行道机械化作业率达到100%,人行道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0%以上,打造“智慧化、精细化、科学化”的鼓楼模式。全区公厕全面实行市场化管养,公厕管理标准从“十无五有”提档升级为“十无十有”,率先在公厕管理服务中推出整套优质管理模式,持续推动“公厕管理”向“公厕服务”升级。
【“两违”综合整治】 制定了《新建楼盘及二次装修、改造修缮房屋监管机制》,将新增“两违”管控的哨口前移,全年巡查发现并拆除新增违建74起,拆除面积共计2079平方米;探索至高点巡查工作机制,发现新增违建线索10余起,经核实确属新增违建6起,拆除违建面积约150平方米。针对历史遗留的乱搭乱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共整治275个小区,摸排并拆除私搭乱建1177起,合计拆除面积4.6万平方米。今年来在省、市主流媒体共报道“两违”综合治理工作及成效145余次;开展各类业务培训、主题宣传活动13场。
【建筑工地管理】 做好79个在建工地监管工作。建立“一工地一档案”制度,以街(镇)为基本单元,建立建筑工地建筑垃圾处置网格责任制(台账制度),以网格化管理实现辖区内建筑垃圾运输监管工作长效化监管。重点巡查在建工地未净车、道路未硬化等违法行为,有效地遏制建筑垃圾未密闭、“滴、撒、漏”污染等违法行为。开展“静夜守护”“治污、治乱、治超”“密闭运输”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处理各类案件567起,处罚124余万元。
【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公厕3座,分别为藏珑小区公厕、冲浪公厕、凤凰北公厕。均按照《福州市城乡公厕建设标准》中的一类标准进一步优化公厕内部布局,提供更加便民化、人性化的如厕环境。其中,冲浪公厕外观现代简约,采用智慧公厕系统、新风系统,恒温出水系统为管理加码。同时,结合周边实际需求首次试点配置了24小时开放的厕间。建成城市管理驿站54座,提供微波炉、烧水壶、小冰箱、急救药箱等,为市民和户外工作者提供贴心服务。
【市政维护】全年累计完成修复车行道7580平方米,修复人行道10077平方米,修复小街巷485平方米,安装或调整井盖40处,无障碍设施整治修复1450平方米。及时发现辖区内市管道路及其它权属道路问题并积极对接福州市市政工程中心或相关街镇进行处置,共协调处置约4000件,处置完成率约为100%。做好辖区内4281盏路灯的日常巡查及维护,修复故障路灯(含路灯缺亮、灯杆倾斜等)948盏,做到亮灯率98%以上。同时大力开展节能工作,将部分老旧的寄杆路灯更换为亮度更高、能耗更低的新式路灯。做好区管市政道路塌陷(空洞)检测工作,发现空洞病害有17处并进行修复处置。做好44座市政道路跨河桥常规安全检测,安全检测完成率为100%,并完成41座桥名牌的设置安装工作(另外3座属于跨区市政道路跨河桥故未设置桥名牌)。
【行政审批】 强化行政审批标准化,简化审批手续,缩减审批时限,将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办理承诺时限缩减为2天。同时,实现缴费方式电子化改革,当事人凭缴款通知书或者20位缴款码缴纳可以用微信或支付宝等电子支付或网上银行等多种方式缴纳行政处罚或城市道路占用、挖掘(修复)费。审批窗口全年依法办理行政许可审批69件,缴纳城市占道挖掘修复费6148119.76元;受理市容违法违章行政处罚9256起,缴纳处罚金额3363732.71元。
【行政执法】持续开展规范化执法活动,认真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年市容类行政处罚2411起、规划类443起,录入行政处罚数据2405条。同时,大力推行律师参与城市执法,对日常执法中的疑难、重大案件进行讨论,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实行重大案件讨论制度,全年组织重大案件讨论会23次,诉讼案件5起,其中胜诉2起,原告撤诉3起,诉讼率为0.17%。
【宣传培训】全年组织开展法制培训21场,参训人员500余人次。深入推行法律顾问制度,每月开展至少1次重大案件讨论和1次法律法规培训讲座,每周二、四下午开展法律咨询,全年组织法律法规讲座12次、驻队咨询服务活动85次,充分发挥了律师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8月-9月,组织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法律轮训月”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基层队伍依法行政水平。在市城管委组织的执法技能竞赛中取得第三名的成绩,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建筑垃圾类案件制作竞赛及规划文书制作竞赛,提升一线执法队员依法办案能力和水平。立足“强转树”专项行动,邀请法院、检察院及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专业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培训课、廉政专题党课,组织党员赴三坊七巷历史人物勤廉馆参观,全年开展警示教育11场次,受教育人数达819人次。组织各中队开展违建查处、内河治理、诚信主题、民法典和宪法宣传等活动51场,营造“人民城管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共建氛围。
【园林执法】坚持依法依规治绿,不断巩固园林绿化成果,加大对各种违法毁绿案件的查处力度,重点主要是对巡察发现或群众投诉的损坏绿地,乱砍伐树木,加装电梯侵占绿地等各种违反城市园林绿化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进行查处。2022年共处理12345诉求件677起。办结率达到100%。鼓楼智脑一线处置35起。电话投诉及上级部门转的诉求件156起另外中队对违规乱砍伐树木的单位或个人共立案处理3起,处罚金额为5500元整。同时,定期开展园林绿化法规“进公园”“进社区”专题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入户宣讲、以案释法及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进行普法,现场面对面地讲解关于树木遮光修剪、绿地烧烤、停车占绿等常见问题的有关规定,全年开展各类园林普法宣传4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