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赞!福州鼓楼智慧教育实践,闪耀全球智慧教育大会!

时间:2025-08-21 09:56 来源:家在鼓楼微信
| | | |

  8月18日至20日,以“人机协同催生教育新生态”为主题的“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盛大召开。这场国际教育盛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400余位教育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及一线实践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分享人机共育、共教、共学的教育变革新图景。

   

  受福州市鼓楼区政协副主席兼教育局局长叶艺芳委托,福州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叶育新代表鼓楼教育受邀参会,并在备受瞩目的平行会议“迈向智慧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局长报告环节作题为《人机协同下的智慧教育转型——福州市鼓楼区的实践与探索》的特邀报告,成为本次大会展示中国区域智慧教育亮眼成果的重要声音。

   

  破解困局: 

  技术赋能教育转型的鼓楼思考 

  报告伊始,叶育新副校长深刻剖析了技术赋能教育转型的核心价值,提出了鼓楼区的实践出发点:1. 破解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困局:利用数字化打破地域壁垒,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全域共享。2. 打破传统课堂“千人一面”局限:依托数据分析实现学情精准捕捉,推动教学从“批量生产”转向“私人定制”。3. 构建“家校有效协同”良好生态:搭建家校实时互通桥梁,变“被动配合”为“主动协同”。

   

  实践探索: 

  构建“1+2+N”智慧教育新生态 

  鼓楼区在借助人机协同助力智慧教育转型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三条举措: 

    

  举措一:目标引领,构建“1+2+N”生态: 秉持“整区推进、统建共享、创新应用”理念,全区积极构建以“1个数字教育底座”(数据联通与统一管理)、“2个区域级服务平台”(资源服务+教育治理)、“N个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场景”为核心的数智教育新生态。 

    

  举措二:平台筑基,场景驱动,成效初显:1. 构建平台:投资1.2亿打造家校共育智慧云平台“鼓教通”,构建“一网两云三中心”技术底座,贯通全区学校网络、数据、算力,并有效对接国家省市平台。平台已覆盖全区32所学校1600多个班级,深度服务3300多名教师、近6万名学生,沉淀海量教学与管理数据。2.场景应用:聚焦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探索人机协同在“备—教—学—评—研”全流程的深度应用。在智慧备课、智慧课堂(如利用智能笔、摄像头采集数据优化教学)、智慧评价(如AI作文批改形成四维循环进阶模式)、智慧教研等方面取得突破,成功构建了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数智化闭环新生态,基本实现“备有依据、教更精准、学显个性、评促发展、研重实效”。 

    

  3.培育成果:人工智能助力成效显著。鼓楼区2件案例入选福建省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9件作品入选本次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优秀案例。在2024年全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受检年段和学科均获最高等级“十颗星”。更荣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两项国家级称号。 

    

  面向未来: 

  跨越难关,回归教育本质 

  今年9月,总投资7亿元的福州延安未来学校将迎来第一批学生,该学校涵盖“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探索十五年一体化育人的纵向贯通。未来学校的一大特色,就是将依托人工智能实践应用,更大胆地探索人机协同下的未来教育。 

    

  智慧教育转型之路并非坦途,鼓楼区未来需重点跨越三道难关:1. “技术深度应用”关:需系统培训和教研支撑,引导教师将AI、VR等技术深度融入教学理念。2. “数据安全”关:建立“数据防火墙”,通过加密、权限管理确保数据安全合规,让家长社会安心。3. “数字素养”关:培养学生信息辨别、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人技和谐共生,从人机协同走向人机共赢。 

   

    

  鼓楼区的报告,以其清晰的转型思路、扎实的实践探索和前瞻性的问题意识,在“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上充分展现了鼓楼区作为全国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和福建省智慧教育试点区的创新活力,为全球智慧教育发展贡献了宝贵的“鼓楼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