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第121期】向高攀登 向“新”而行——新一代信息技术助推我省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1-23 17:25 来源:五凤街道
| | | |

  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在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省委书记周祖翼从“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能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6个方面进行部署,为今后福建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指明方向。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如何“夯实”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底座,书写新型工业化的“时代答卷”?围绕这一热点话题,12月28日,第121期“五凤论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论坛在福州软件园举办。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服务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与代表现场交流研讨,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新型工业化“把脉开方”。

  活动由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福州软件园主办,福州八六三软件专业孵化器服务中心承办,福建省软件行业协会、福州市软件行业协会、福州市新联会、鼓楼区新联会共同协办。

  “发力”新型工业化 铸就发展新优势

  “当前,新型工业化浪潮勃兴,新一代信息技术正赋能千行百业,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引擎。”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软件服务业处处长吕俊宏表示,为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在推出系列政策措施的同时,我省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深入,今年,还成立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专家小组。今天的论坛,也是专家小组的第一次正式活动。截至目前,省工信厅已实施软件业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60余项,省级补助资金超5000万元。

  福州市软件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章欢芳介绍,作为数字福建的排头兵和先行者,福州软件园持续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在产业集聚上,园区形成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光电芯片智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创新服务“3+1”产业集群;在创新驱动方面,园区拥有国家级创新载体6个,省级创新载体机构49个,落地全国首批“工信部协同攻关和体验推广中心项目”;在融合发展方面,园区深入推动工业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涌现出一批试点示范项目。

 

    热点全接触 实践出真知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一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熠天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专业课”。张熠天表达了对2024年IT行业发展的畅享,包括工业软件和开源软件将成为重点发展领域,政府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大;未来产业方面,大模型、人行机器人、元宇宙、量子技术、新能源等行业将“百花齐放”;卫星互联网也将在港口、景区、工业场景等加快落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NSD)“承泽企业家”特聘讲师,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专家委员会主任陈新河以一个个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典型案例,为现场人员上起“实操课”。比如传统的二手车交易,买家只能通过销售方提供的信息来进行判断估值,但现在我们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记录车辆从出厂开始的各类信息,包括维修数据等,这些技术让交易更透明化,更颠覆了传统交易模式,这些都是新型工业化带来的变化。

  

  五凤山麓 同场“论新”

  在交流研讨环节,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主题,来自省工信厅新一代信息技术专家小组成员与园区企业代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分享真知灼见。

  

  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网络通讯研究院院长郑维宏: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上,福建很有优势,要着力在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应用上走好新路。工业互联网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石,我们应大力发展全光网,利用其超大带宽、长距传输、超长生命周期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满足新型工业化的需求。

  福建师范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软件学院)院长许力:《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指出数字中国建设将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其中的一个“2”,便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支柱。

  福州大学先进控制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郑松:要加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研究和学习,加速形成广泛共识。同时,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的研究也不能忽视,要通过创新研究和实践活动,帮助企业步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

  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智慧地铁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石平:深度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可能是未来科技的核心技术。其中,接口标准化,应该是深度神经网络的显著优势,通过制定统一的接口标准,我们可以实现模型的跨平台、跨框架共享,推动深度学习技术更广泛地服务于社会。

  福建省数字福建云计算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莉琳:工业互联网有效促进工业生产全要素的联接,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工具和技术手段,但“缺方案,不敢转;缺技术,不会转;缺数据,不能转;缺资金,不愿转”仍是企业在“数转智改”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建议要培养领军服务商。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三级专家王冬玲: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企业的“快反”能力面临挑战,要在深化工业企业“快反”能力的引导和布局上,引入“专精特新”的轻量化数字化工具集成商,辅以专业诊断咨询等服务,加上在AI、机器视觉、大数据等方面的应用突破,助力中小型企业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

  福建省两化融合促进会秘书长、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福建分院副院长俞桥明:应缕清两化融合、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历程和相互关系,紧抓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内涵和重点任务,深入产业和企业一线探索和实践应用价值。我们还要在机制建设和要素保障上发力,让新型工业化发展行稳致远。

  福建华鼎智造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夏玉雄: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锚定“双碳”目标,加快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势在必行,这也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论坛最后,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林端雄亮出了福州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课题上的“成绩单”,包括连续两年获得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市,通过2023年中国软件名城的评审,获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福州软件园将持续壮大主导产业规模,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建中国软件名园。

  福建省现已汇聚众多优秀企业家,软件产业特色鲜明,企业创新活力强,在各大产业园区支撑下,汇聚一批优秀专家智库,相信未来福建省新型工业化之路将不断跃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