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关于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20253064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时间:2025-06-25 11:29 来源:鼓楼区文体旅局
| | | |

  陈伟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闽都文化进校园》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集中展示非遗保护成果,提高全社会非遗保护意识,积极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执法,鼓楼区文体旅局、鼓楼区文化馆不断推进鼓楼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创新“非遗研学”、“非遗课程”、“非遗活动”等多维度发展新模式,注重活化利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以普查申报为基础,以培训提高为抓手,以宣传展示为载体,以传承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积极将鼓楼非遗和闽都文化引入校园,为培养新一代的文化传承人奠定坚实基础。

  一、开展工作情况

  1.以培育技能为抓手,激发文化热情。

  充分发挥文化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阵地作用,结合闽都文化特色和文化馆资源,采用非遗进校园的方式,面向学生群体,开展“多彩非遗文化进校园 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弘扬匠心精神 检察守护非遗”、“倾情育·连心桥”、第29个“世界读书日”暨第八届书香校园读书月等系列活动10场,实现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携手鼓楼区博物馆、鼓楼区文明办等多个单位联合举办研学活动54课时。在激发非遗传承活力的同时实现了非遗事常态化,将观赏与体验、展陈与表演有机结合。

  2.以文化研究为方向,成立校园非遗传承基地。

  截至2024年底,我馆依托学校,打造集传承、展示、体验、研学为一体的综合性非遗传承基地共7个校园非遗,让非遗文化与学校文化融为一体,成立“香店拳社团”、“禅和曲社团”,组织未成年人参与非遗学习,激发师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营造浓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氛围。深入挖掘辖区文化资源,增强辖区居民认同感、价值感、归属感,联动打造“冶山斈社”“国学诵读”、“鳌峰文史沙龙” 等品牌文化活动;不断拓宽文化传承渠道,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3.以跨界融合的方式,实现非遗保护创新

  2024年我馆非遗工作不断“破圈”,与学校携手合作,通过“非遗+研学”模式,开展“倾听坊巷声音 探索非遗奥秘”系列活动17场,结合海峡民俗文化、自然遗产日等重大节日节点,举办“龙腾盛世 万物福俗”2024年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深入挖掘和展示福州西湖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推动“环西湖文化圈”品牌的建设。以林则徐、辛弃疾、朱熹、蔡襄等四位历史名人与福州西湖的传奇故事为蓝本,采用古琴音乐和古典舞蹈的表现形式,在西湖实地取景拍摄了《闽都名人与古琴》系列视频中的蔡襄篇、林则徐篇等四部作品。这些作品旨在讲述西湖和鼓楼的动人故事,探索一条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非遗+”创新发展路径。让公众能够更直观的感受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青少年群体参与进来,更好地了解到非遗文化。

  二、下一步工作规划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将非遗保护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构建非遗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鼓励中小学开设非遗特色课程,支持建设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特色中小学传承基地。鼓楼区结合自身特色细化实施,通过“非遗研学”、“非遗课程”、“非遗活动”等多维度推动。非遗保护工作已经不仅仅在于“保护”,而在于进一步的传播。

  (一)“非遗研学”,搭建传承平台

  通过“以人为本 活态传承”的方式,非遗进校园、进景点、进社区、进基地等已实现常态化开展,非遗活态传承需要靠人来传承,要注重人才培养,不断扩大非遗传承人队伍,并发挥积极培育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形成全社会关注非遗、参与非遗保护的局面。借助传统节日等开展相关系列非遗研学课程,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爱上非遗,传承非遗。接下来,鼓楼区文体旅局、鼓楼区文化馆将继续深入开展非遗研学活动,进一步传承非遗文化。

  (二)“非遗课程”,推动非遗发展

  鼓励非遗传承人和文化专家走进校园参与非遗文化的研究和推广。支持和指导学生成立非遗文化社团,为社团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开展活动。利用校园媒体和社交平台宣传非遗文化活动。制作非遗文化宣传资料,如手册、视频等,供学生和家长使用。积极举办非遗文化讲座、工作坊、展览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非遗文化传承基地、文化馆、非遗馆等相关非遗文化场馆。目前,鼓楼区文体旅局与鼓楼区文化馆带动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参与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打造文化名片、推广非遗课堂将传统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方式,鼓楼非遗和闽都文化将在校园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

  (三)“非遗活动”,非遗社区融合

  鼓楼区作为福建省福州市的中心城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利用节假日和重要文化节点,举办非遗文化周或文化节,吸引市民参与。鼓励和支持非遗项目与现代创意产业结合,开发非遗文创产品。2025年,鼓楼区文体旅局与鼓楼区文化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不断拓宽文化传承渠道,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开展更多非遗文化宣传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切实把握发展机遇,积极营造传承氛围,把大众目光聚焦在非遗这块文化瑰宝上,让更多的群众对非遗保护与传承产生更深层的认识,让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活在当下,鼓楼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专此答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