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网络购物如何避免踩坑?这份消费指南请收好!

时间:2025-03-19 10:46 来源:深圳市场监管
| | | |

  一、要选择正规电商平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商家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

  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经营资质齐全、售后服务完善的大型电商平台或品牌官网。这些平台通常有较完善的商家审核机制和消费者保障措施。

  二、要选择证照齐全的商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的有关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在其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营业执照信息、与其经营业务有关的行政许可信息,或上述信息的链接标识;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和零星小额交易活动,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不需要进行登记的电子商务经营者也需公示上述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情形等信息,或上述信息的链接标识。

  建议消费者网络购物前仔细查看商家证照资质,也可关注用户评价、交易记录等信息,避免选择资质不健全或信誉不佳的商家。

  三、要仔细阅读商品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建议消费者网络购物前在平台上全面了解商品详情,包括规格、材质、功能、保质期等,避免因信息不全导致误解。注意商品图片和描述的真实性,如发现过度修饰的图片或夸大描述,需保持警惕。

  四、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保护用户信息安全。

  建议消费者网络购物时优先使用平台担保交易支付工具,避免直接转账支付。同时警惕钓鱼网站和诈骗链接。不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防止资金损失。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