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当心寄生虫!它曾经是国人餐桌上的菜肴,现在千万不能吃!

时间:2021-06-04 10:51 来源:鼓楼疾控微信公众号
| | | |

注意!
这种大个螺!
千万不能吃!
严重可致瘫痪!
甚至死亡!

 
它就是福寿螺!

 
食用福寿螺
后果究竟有多可怕?
  福寿螺曾经是国人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菜。即使是现在,在周边国家,福寿螺仍是一道网红美食。但是,福寿螺是不能食用的。
  福寿螺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每只福寿螺内可含广州管圆线幼虫3000~6000条。

 
  如果生吃螺肉,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肉,极易引起食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
  感染此病后,幼虫会侵入人脑,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做血液检查可发现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急剧升高。
  患者进食螺肉后2~5天内发病,临床表现为头痛,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活动受限、抽搐等症状,重者可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怎么区分福寿螺与田螺?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个体大,每只100~150g,最大个体可达250g以上,有巨型田螺之称。
  福寿螺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 ↓↓↓ 
 
 
  大小:田螺个头较小,1~1.5cm的占多数;福寿螺个头要大好几倍。
  外壳:福寿螺的外壳呈淡橄榄绿色或黄褐色;田螺的外壳颜色则为青褐色。
  椎尾:福寿螺椎尾平而短促;田螺的椎尾长而尖。
  螺盖:福寿螺螺盖偏扁;田螺的螺盖形状比较圆。
  螺肉:福寿螺的螺肉颜色较浅,多为黄白色;田螺的肉多为青褐色。
  螺卵:福寿螺的卵呈粉红色;田螺的卵为透明色。
 
  每年3~11月是福寿螺的繁殖季节,繁殖力极强,1只雌螺一年两代可繁殖幼螺32.5万余只,喜欢在离水面15~40厘米的池壁、木桩、水生植物的茎叶上产卵。“粉红色的卵块”是辨认福寿螺最容易的特征之一。

 
  特别提醒
  外出游玩时,在河道、水田边看到野生螺,可不要随便捡。
一切螺类
(注意是一切螺类)
包括田螺
一定要煮熟再吃!

相关链接
当心寄生虫!
这些食物千万别生吃!
 
 
 
 
 
  来源:综合福建疾控、人民日报、福建卫生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