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日(World Health Day)是为了纪念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而设定的。旨在引起公众对卫生问题的重视,关心和改善当前的卫生状况,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为:建立一个更公平、更健康的世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避开卫生细节上的这些误区:
1、开窗通风是好习惯
但长时间开窗,室内空气就好吗?
很多人都喜欢早上一起床就开窗换气。但专家指出,早晨的空气未经过紫外线照射杀菌,可能会存在较多细菌病毒,此外,早晨植物还未开始光合作用,排氧并不充分,因此,早晨的空气实际上谈不上“新鲜”。
比较好的开窗时间,应该是早上9点左右。
那雾霾等空气重度污染天气要不要通风呢?
一般情况下,室内的空气质量都会比室外的空气质量差,即使在雾霾这种重度污染天气也需要适当保持通风。
但在重度污染的情况下,首先,不需要大开门窗,同时要减少通风次数;其次,建议选择在上午10~11点和下午2~3点进行通风,同时应尽量同时打开室内空气净化器设备。
2、知道七步洗手法
但你洗手的方法对吗?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洗手的正确方法:当手部有可见脏污时,应该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如果手部脏污不可见,应该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或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而且普普通通的洗手,其实一点也不简单。以肥皂和水洗手为例,关键是要用肥皂和清水混合出泡沫,通过双手揉搓配合,让泡沫手心、手背、指间、指缝360度全覆盖。
如果当下不能立即获得肥皂和清水,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替代,双手搓洗步骤同上。
3、手机不离身
你有给它定期清洁吗?
手机已经是大多数人日常工作娱乐的必备物品,但很少有人具备定期清洁手机的意识。
研究表明,手机表面每平方厘米有近12万个细菌,这些细菌难免会在使用手机时反复污染手部或被擦抹到面部等部位。
手机最好可以定期消毒,平常用的消毒湿巾纸就能很好的给予手机消毒,但值得注意的是手与手机得同时清理,避免二次污染。
不要使用玻璃清洁剂、酒精、洗涤剂或者肥皂水,这些都是刺激性很强的清洁产品,长期使用却会侵蚀手机。
拒绝使用厚重、毛绒手机壳。厚重、毛绒手机壳本身就容易为细菌提供更多的藏匿空间,随着气温升高,会为细菌快速繁殖提供“优良环境”。
4、病毒秒灭?
紫外线消毒灯你用对了吗?
紫外线消毒灯只要通电、打开就可以为室内整体杀菌?可能没有你想的这么简单:
紫外线消毒灯能否有效,主要看单位面积上的紫外线辐射强度。
紫外线消毒灯应该放置在房间的中央位置,且一定要将需要消毒的物品完全暴露于紫外线灯照射之下,适宜使用距离是1~2米。同时,灯管使用年限,环境的干燥、清洁程度都会影响杀菌功效。
同时,使用紫外线消毒灯还需要注意:
长期照射可能会造成某些材质的物品老化。
不要直视紫外线灯,不要用其照射皮肤。在打开紫外线消毒灯后要立刻离开房间。
关闭紫外线消毒灯后,要至少开窗通风30~60分钟。
居家消毒是否必须使用紫外线消毒灯呢?
紫外线消毒灯一般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如果家里没有患病的人,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即可。物体表面的消毒,完全可以用消毒剂擦拭消毒来代替。
5、每天换衣服
你的衣服真的干净吗?
只穿过一次的衣服没有必要洗?错!
人体散发的热量、汗液、皮屑是各种细菌、真菌、螨虫的温床。据研究检测,穿过的衣物上每平方厘米有100至1000000cfu的微生物,甚至还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导致皮肤感染,软组织和口腔感染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因此,只穿过一次的衣服也要进行清洗,否则衣服闲置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下,细菌、真菌、螨虫将会进行大量繁殖,危害人体健康。
冷水洗涤+晾晒即可清洁衣物?错!
普通冷水洗涤和晾晒,并不能清除衣物和织物纤维中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菌、真菌、螨虫。因此,一定要养成定期消毒衣物与织物的习惯。
洗衣机不需要单独清洁?错!
洗衣液并不能清理洗衣机内部残留的污垢、细菌,以及水中矿物质的沉积物。所以一定要定期使用洗衣机专用清洗剂或者除垢剂清洁洗衣机。
平时建议1~3 个月进行一次清洗;或者累计洗衣 30 次后使用一次清洗剂。
水质一般的地区,一年使用一次除垢剂即可;水质较硬的地区,建议半年使用一次。
参考资料:
1.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日丨你从小养成的习惯,真的健康吗?》
2.央视新闻《2020世界卫生日丨致敬医护,共抗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