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记牢这些妙招!

时间:2020-12-30 15:33 来源:鼓楼疾控微信公众号
| | | |

在网络中如何保护
自己的财产安全
这份网络安全意识科普知识
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有哪些?
  1、冒充公检法诈骗:
  冒充公检法机关告知你存在涉嫌严重违法犯罪的行为,要求事主配合调查,随后以要转账汇款等方法骗取信息盗刷事主的账户资金。被骗的人群较广,其中老年人居多!
  2、微信清理“僵尸好友”诈骗:
  微信作为我们常用的社交平台,里面添加了许多认识or不认识的人,为了检验出“僵尸好友”(指加上之后,从来没有联系过,且对方已经把你删除了的好友),于是相信提供相应需要的骗子,从而轻易让自己的账号陷入“危险”当中。
  3、网络冒充“领导”诈骗:
  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冒充是熟人与你联系,经常是以需要帮助为理由要求你转账汇款。被骗的人主要是学生家长,企业单位会计等!
  4、网络兼职刷单诈骗:
  冒充是商家在网上发布招工信息,说可以帮助卖家刷信誉,从而赚取佣金以及奖励,随后引诱你先垫钱然后反复刷单,最后越垫越多,都不返还了!
  5、交易诈骗:
  这类诈骗属于技术类诈骗,他们会提前获取到你的网购信息,然后冒充卖家与你联系。告诉你货物存在着质量的问题,需要做退换处理,随后会以退款的理由要求你登录网站进行转账汇款。被骗的就是广大青年中喜欢网购的人群!
  6、“杀猪盘”诈骗:
  犯罪嫌疑人会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发布交友信息,用婚恋或者交友的名义与你进行联系,随后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要求你转账汇款。
  7、暴利“投资”诈骗:
  人人都想靠投资钱生钱,什么贵金属、证券、期货等各种交易,但骗子也很喜欢盯着这样想的人赚钱,利用你不懂不了解投资的弱点,设下骗局。
  8、冒充身边人诈骗:
  冒充房东群发短信,说房东的银行卡已经更换,要求你把租金打入新的银行账户,或者冒充孩子给家长发信息,告知学校需要交学习费或者班费,然后要求你进行转账汇款。被骗的人群主要是租房住户和学生家长!
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1、做到“四要”
  每次转账务必要请认真核实确认。
  要给手机和电脑安装安全软件。
  要给QQ、微信等开启设备锁及账号保护,提高账户安全等级。
  网上聊天时要留意系统弹出的防诈骗提醒。
2、做到“四不要”
  不要随意连接陌生WIFI,以防支付账号密码被盗。
  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
  不要将支付密码与账号登录密码设为同一个。
  不要将身份证等个人身份信息保存在手机里。
  天上除了下雨,不会掉馅饼,保持警惕,克制侥幸心理,远离诱惑。
3、了解“96110”
  96110是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专门用于对群众的预警劝阻和防范宣传等工作。
  目前96110有三大主要服务功能:
  一是劝阻,接到“96110”这个号码打来的电话,说明市民或其家人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又或者属于易受骗高危人群。
  二是咨询,市民如遇到疑似电信网络诈骗,可致电咨询。
  三是举报,市民如果发现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的违法犯罪线索,可通过该专线举报。
财务人员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广大财务人员对接到培训通知、冒充银行、公检法机构等声称银行卡升级和虚假招工、婚介类的诈骗,要及时向本地的相关单位和行业或亲临其办公地点进行咨询、核对,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信息,培训类费用一般都是现款交纳或者对公转账,不应汇入个人账户,不要轻信上当。
  对于来电声称是公安、检察、法院、银行等的电话号码,务必多方印证,尝试回拨电话核实,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改号软件等手法冒认电话号码。
  到银行自动柜员机(ATM、CRS等)存取遇到银行卡被堵、被吞等情况,认真识别自动柜员机的“提示”真伪,千万不要轻信和上当,最好拨打自动柜员机所属银行电话的客服中心了解查问,与真正的银行工作人员联系处理和解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