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鼓楼最美窗口首善风范——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与一个城区的跨越发展

时间:2024-09-05 09:25 来源:福州日报
| | | |

   

  鼓楼,是八闽古都的文脉所在,也是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最美窗口,一砖一瓦都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一街一巷都诉说着鼓楼人的奋斗与梦想。

  “共和国同龄人”,是一个让鼓楼人薛中柱自豪的称谓,他与新中国共同经历风风雨雨,如今正感受城市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

  从一穷二白到全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从“纸褙福州城”到住进“幸福里”,从荒山野岭到千亿数谷……75年来,鼓楼在时光长河里留下一串奋进的足印,薛中柱与家人也不断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折射着一次次跨越式发展的各种宝贵瞬间。

   
  一条路 

  看鼓楼实力 

  1949年8月17日,福州宣告解放。北起鼓楼,贯通福州中轴线的八一七路,在薛中柱等老福州看来,是解放的道路,也是新生活的长河。

  “狭窄的街道、木板钉成的铺面。”这是薛中柱年幼时,对八一七北路的初印象。转眼间,邮电大楼生长起来了,百货大楼兴建起来了,道路拓建了,作为交通枢纽的东街口容光焕发。

  很长一段时间,邮电大楼都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外地人到福州都要来这看看。薛中柱时常穿过喧闹的人流,直奔大楼里的长途电话间,与在外求学工作的大姐和亲戚们报平安、话发展:“入伍了”“结婚了”“家里一切都好”……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闽江岸,薛中柱的儿子薛毅在不久后出生,鼓楼正经历“高楼万丈平地起”的新生,而东街口热闹依旧。

  2017年,福州迎来了地铁时代,东街口改造提升步伐加快,打通地下空间,串联三坊七巷,成为全省首个立体智慧商圈。昔日“福州第一高楼”邮电大厦随之重装亮相,在建党百年之际启用了全省首个8K超高清裸眼3D大屏,将东街口的现代感拉满。

  这块大屏,正是薛毅与团队负责运营的。“东街口贯通古今,是一张城市名片。我们的3D大屏常与各大品牌合作,商圈的繁华可见一斑。”

  一隅观全貌,繁华不止于一条街、一个路口。75年里,鼓楼实现了GDP总量从全市倒二跃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的逆袭。

  向东,五四路CBD高楼林立,税收亿元楼宇23座,跻身“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标杆城区”;香格里拉中心TOD城市公园综合体建成,打造数字人民币示范商圈。

  向西,科创走廊成型成势,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达66%,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活力迸发,低空经济乘势起飞;“熙”街口打造又一个百亿商圈,深化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

  新时代省会核心区,标准就是首善。高质量发展要找更多的路、蓄更大的势,建设更强支撑、更强示范的实力鼓楼。

   
  一串数 

  看鼓楼创新 

  2001年,鼓楼区被确定为数字福建建设示范区,在县域一级率先开始数字中国实践。也正是这时,高考后的薛毅选择计算机通信作为大学专业,“踩上了数字建设的节拍”。

  毕业后,薛毅从成都回到福州。他认为,家乡更有机会、更具前景,于是在鼓楼如愿成为一名数字经济从业者。

  “当时,福州软件园也建起来了,即使不在园区工作,也能感受到发展的脉动。”薛毅说,家门口的洪甘路上,来往软件园的车辆川流不息。

  位于鼓楼的福州软件园,是数字福建的弄潮儿。20多年来开拓耕耘,这个草木葱茏的山谷,已崛起一座千企汇聚的“千亿数谷”,入选中国软件名园试点园区。

  这些年的数字峰会,鼓楼区都会在西湖公园搭建数字应用场景体验点。薛毅所在的企业与福州软件园企业总会轮番呈现科技创新产品,为市民带来一场通往未来生活的奇妙数字之旅。

  实际上,用数字点亮未来生活,数字鼓楼建设之初就在探索。2003年,鼓楼开通“12345”电子政务服务系统,2006年升级为市级热线服务平台,2012年向全省推广。

   

  当“12345,有事找政府”渐渐叫响,鼓楼于2018年在全省率先建成“鼓楼智脑”,逐步构建起一个覆盖全区、互联互通的数字化治理体系。

  依托“鼓楼智脑”,鼓楼又在全国率先建立“一线处置”社会治理创新机制,赋予基层自下而上的呼叫权、考评权和监督权。从此,12345系统中最难、群众最揪心的事有了新解。

  创新,驱动数字鼓楼不断向前。2021年,鼓楼成为全国唯一的区县域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打造全国数字经济标杆区更有底气。 

  

  创新,引领首善之区改革争先。鼓楼先后承接了52项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任务,海丝中央法务区福州片区、朱紫坊基金港、海洋经济科创高地、新能源科创中心等一批创新载体突破土地瓶颈,建设更具创新力、更具竞争力的活力鼓楼。

  一座厝 

  看鼓楼品质 

  探寻薛中柱一家的生活轨迹可以发现,他们不断改变的居住方式,恰恰就是鼓楼经历的城市更新。

  解放初期,全城木屋毗连,以“纸褙福州城”闻名。薛中柱小时候就住在北大路上的木板楼房里。“怕‘火烧连营’,更怕台风无情。”他一直记得,每当台风来袭,屋顶瓦片就如飘散的传单,姐弟三人躲在桌下不敢动弹。

  旧城改造吹散了岁月的尘埃。从部队转业后,薛中柱一家搬进新村,见证二环路贯通。进入21世纪,鼓楼西郊通过旧村改造新建了大型住宅示范小区,薛毅在那成家立业。3年前,薛中柱与老伴住进大凰山社区的电梯房,“风雨不动安如山”。

  “从一环到二环,再到近三环,每一次搬家都跟着城市建设的步伐。”薛毅笑说。在焕新的城区面貌中,不仅有新房,也有古厝。

   

  千年不变的古城中轴线上,三坊七巷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视和推动下,不但“保下来”,而且“活起来”,屏山、乌山、于山三山鼎立,白塔、乌塔遥相呼应,冶山春秋园焕发新的生机。

  “儿时记忆中藏在元帅路的元帅庙本不起眼,现在也完成了修缮。”薛毅颇为感慨,也从中感受到各级部门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的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鼓楼在旧城更新中留住了根与魂,也让薛家父子俩邂逅了诗和远方——

  “鼓楼内河纵横交错,但过去是黑臭淤塞、避之不及。我读书那会儿,每年还要参加西湖清淤。”薛中柱说,如今经过水系综合治理,西湖已是波光桨影、满眼翠绿,新家附近的大庆河里还能看到鱼虾畅游其间。

   

  “家对面就是金牛山,我们是看着福道一点点建起来的。”薛毅口中的福道,是全国首条悬空钢架城市森林栈道,带给居民“在树冠上行走,在森林中穿梭”的别样体验。作为福道升级版的福山郊野公园,一样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绚丽篇章。

  走一走千年坊巷,看一看诗画山水,品一品原味乡愁。这片热土,将建设更高品质、更高颜值的魅力鼓楼。

   

  一刻钟 

  看鼓楼温度 

  “现在开庭!”随着“小法官”手中的法槌落下,庭审开始。台上,孩子们以一起老年人被骗案件为背景,体验模拟法庭。台下,薛中柱看得津津有味。

  上周五,大凰山幸福里社区服务综合体,“一老一幼”其乐融融,都在这一方天地。社区的用心服务,让薛中柱想起了母亲。

  “一解放,我母亲就投入居委会工作。那时候条件不好,但关怀不少。”薛中柱说起一件暖心小事。过去邻里共用一口井,母亲告诉他,取了井水后,记得多打一桶水,留给下一个人。渐渐地,大家都这么做了,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社会进步一日千里,鼓楼温度始终如一。社区治理的篇章里,有这么一段故事: 

  

  1995年4月,习近平同志来军门社区调研时,有感于社区巨大的发展变化,写下“昔日纸褙军门前,今日文明一枝花”。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走进军门,对社区服务作出了“三个如何”重要指示。

  牢记嘱托,鼓楼69个社区你追我赶、百花齐放。为了在更高起点践行“三个如何”,鼓楼在全区划定25个“一刻钟幸福圈”,打造“幸福里”社区服务综合体,不断补强医、养、学、托、食、行、业、购、健、情等十大幸福元素。

   

  一刻钟,普通人行走的距离大概是1000米。在大凰山社区里走一走,“长者食堂·学堂”、四点半课堂、健康小屋、人才驿站等一应俱全,百姓的民生愿景正变为触手可及的幸福实景。

  “基层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在哪?不正是在社区、在村镇吗?”带着这份理解,薛中柱用实际行动支持着社区工作。

   

  去年,鼓楼在全国首创“两会一员”机制,社会治理专家委员会、市民委员会、法务特派员常态化开展决策咨询、纠纷化解、法务服务。薛中柱就是大凰山社区市民委员会的一名代表,常给孩子们讲述红色故事,还积极挖掘小区里的正能量居民,充实社区治理的多元力量。

  “七溜八溜,不离福州”,薛中柱一家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理解这句话。75年来,鼓楼人的幸福感,一天天生长,共同建设更加可感可享、更加宜居宜业的幸福鼓楼。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