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鼓楼区鼓东街道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时间:2025-03-24 17:36 来源:鼓楼区鼓东街道办事处
| | | |

  2024年,鼓东街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开展,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的相关职责,全面筑牢基层法治底线,以法治治理引领社会治理行稳致远。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深入学习宣传,筑牢法治根基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十一个坚持”的精髓要义,特别是将法治建设融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二是开展法治培训。组织干部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进行自学,认真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共产党章程》等法律法规,组织干部参加并全体通过市统一学法网络专题培训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街居干部法治思想武装。三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领导班子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有序推进。针对干部职工等群体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在编人员参加执法资格培训考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推动法治建设工作贯彻落实。 

  (二)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 

  一是规范决策程序。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凡涉及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党工委、党政联席会等集体讨论决定,坚决做到严格、依法、公开、公正,确保决策科学民主、合法合规。同时,加强对文件、重大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审查,对所有重大决策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决策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二是落实依法行政。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健全行政复议、调解、诉讼联动机制,积极融入省一体化大融合执法平台建设,深化综合执法改革,提高基层执法效率。发挥法律顾问在街道法治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提供法律咨询、合同修改和法律知识宣讲等服务。三是推进政务公开。编制政务公开目录清单,将涉及居民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政府信息纳入清单管理,对于涉及重大民生问题的决策结果,包括重点项目实施、社会公益事业、财政资金使用等,进行及时公开。规范政务公开流程,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主动接受群众质询,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常态化、规范化,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三)推进基层治理,提升法治效能 

  一是加强矛盾纠纷化解。深入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发扬“四下基层”的好传统,推进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五个法治化”,整合司法所、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所、社区等各方资源,以法务特派员进社区为抓手,发挥法律专家在人民调解中的积极作用,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法务特派员工作室、人民调解委员会、信访评理室、“E体+”多维调处中心的作用,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分析,形成“普法+调解”联调新模式,及时化解各类纠纷,防止矛盾激化升级。全年共接待群众500余人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40起,挽回经济损失约192万元。二是深化法治宣传教育。以“八五”普法为主线,发动党员干部向企业宣讲《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并提供相关法律服务。谋划社区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宣传长廊等阵地,利用公众号、LED屏等媒介,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同频共振,在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结合“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社区矫正法”等主题活动,深入社区、企业、校园、单位和机关推进精准普法新模式,树兜社区组织开展“法润童心·蒲公英小小普法员集训营”普法活动,庆城社区开展赡养与继承“法护银龄·幸福护航”专题讲座,先后解答群众约3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品750多份。三是优化公共服务。加强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开展“法务特派员进社区”活动,推进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有效解决了居民身边的法律问题,为社区安定稳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与养老诈骗。全面发动社区民警、街道及社区干部、网格员、物业楼管员等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全年共指导群众下载安装全国反诈APP、96110反诈骗APP约12000余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街道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群众期盼,离法治建设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法治建设工作责任压力传导不够,个别干部对法治建设、依法治理的意识还不够强。二是部分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三是法治宣传载体还不够鲜活,在宣传深度和广度上有待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还需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聚焦学思顿悟,内化法治思维 

  将党的政治思想建设摆在首位,巩固拓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研讨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放大“冶山斈社”理论宣讲品牌效应,将法治教育全方位融入“五进五学”大宣讲活动,推动新思想全域覆盖、入脑入心,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底线。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线,依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载体,定期组织开展法律和党内法规等集中培训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全体街道干部整体依法行政意识。深化“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行动,积极运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新技术,及时推送通俗易懂、群众易于学习掌握的有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内容。同时,加强以法治文化引领法治实践,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以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语言讲述法治故事,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法治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群众法治素养。 

  (二)聚焦执法必严,强化法务水平 

  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充分调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重点打造法治亮点工程。推进法治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水平。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及时化解专业领域的矛盾纠纷,着力打造“贴近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法治鼓东”建设蓄能充电。 

  (三)聚焦治理创新,深化法治品牌 

  依托中山路居民议事厅,整合信访评理室、矛盾纠纷调解室、法官办公室等场所,打造访调对接、法调对接、诉调对接的多元调解场所,打造具有鼓东特色的“三室合一、多元调解”平台。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装智能化设备实现视频连线,通过法官、律师、检察官线上“坐诊开方”的方式,为居民提供更为高效便民的解纷新模式。此外,还将积极引入社会贤达、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党员等力量健全完善信访评理员队伍,通过评理化解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提升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