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提升师生网络安全素养,4月9日,鼓楼区教育局、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以“强化自主可控意识,护航学生网络安全”为主题,在钱塘小学屏北分校举办网络安全教育日活动。
活动通过同课异构课堂展示、专题研讨等形式,聚焦网络安全教育创新实践,全区信息科技学科教师参与活动,共同探索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育的有效路径。
双师课堂赋能,安全意识扎根
活动以《了解自主可控》课程为切入点,采用“同课异构”模式。
钱塘小学屏北分校康金文老师、湖滨小学付立老师分别授课,从不同视角诠释网络安全教育的核心内涵。
课堂上,康老师从帮“数娃”设置密码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弱密码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高强度密码的设置方法,理解自主可控在信息安全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国家自主可控视频的学习和讨论,同学们树立维护网络安全的意识,为未来参与国家科技建设埋下种子。
付立老师创新教学设计,以“守护小熊猫的宝藏密码箱”为情境导入,创设森林中的小熊猫想将玩具收藏在密码柜、请求设置密码的帮助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通过设置密码、发现问题、创建自主可探的密码、加密密码等环节,不仅锻炼了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还建立起对在线社会的认识。同时,付老师教学方法巧妙,借用麻吉星多媒体教室巧设情境选择题,循循善诱,讲解密码设置规则,内容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引导学生从密码安全到国家科技安全的认知深化,培养他们对网络安全的意识与责任感。
研讨聚焦实效,共探育人策略
课后研讨环节,与会教师围绕“如何让网络安全意识内化于学生行动”展开深度交流。
两位授课教师的教学策略为网络安全课程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尤其在如何将抽象的技术概念转化为学生可感可知的内容上深受启发。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陈丰老师表示,网络安全教育是数字化时代的必修课,需以“意识培养为基,能力提升为要,价值引领为魂”。她也提出三点建议,要注重课程的生活化,从学生身边的网络安全案例入手;要加强跨学科联动,将网络安全与法治教育、德育有机融合;要鼓励教师参与技术实践,提升自身对国产化技术生态的理解能力。
本次活动通过课堂创新与思维碰撞,为区域网络安全教育提供了新范式,未来鼓楼区将持续推动网络安全教育“进课程、进活动、进评价”,通过举办学生网络安全竞赛、建立校园安全实践基地等举措,筑牢师生网络安全防线,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