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吐玉书,福运自相伴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麒麟,被誉为中华四大瑞兽之一,与龙、凤、龟并列,地位尊崇。
古人认为,麒麟出没之处,必有祥瑞。相传,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与麒麟有着深厚的渊源。
孔子出生之时有麒麟衔玉书于孔家,上书“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历朝历代总会制造一些“祥瑞”事件,以彰显统治的合法性。其中,麒麟作为祥瑞的代表,常被用来象征皇帝的圣明和国家的繁荣。麒麟,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吉祥的期盼。它的形象,穿越时空,传承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黄巷59号的黄家大院,两侧直牌堵上,左右对称,各有一对彩绘麒麟。
这两只麒麟,外貌如出一辙,动作仿如一致。它们身披金鳞、脚踏祥云,宛如行走在天际,优雅且神秘。麒麟的双眼深邃而明亮,目光坚定,直视前方,仿佛夜空中的星辰,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与祥和;长且飘逸的尾巴,随风轻摆,如同流动的瀑布,带来了生趣与欢愉。此时,它们的嘴巴正微微张开,吞吐着云雾。这吞吐伴随着玉书的降临,那是麒麟带给人们的智慧和启迪。这两只麒麟,如同守护神一般,拱卫着黄家大院,以玉书为主人捎来福运与吉祥。
主办: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数字福建鼓楼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