墀头的花鸟图案源于绘画中的花鸟画,其结构反映了明清时期花鸟画的精致,常常寓意吉祥富贵。花鸟图案中常见的植物元素除了前面提到的牡丹、梅花、松柏,还有兰花、竹、荷花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寓意的植物;动物元素主要有凤鸟、孔雀、仙鹤等高贵的鸟类,鸳鸯、大雁等成对的鸟类,寿带、燕子、喜鹊、锦鸡等寓意吉祥的鸟类。墀头的构图呈方形,同一宅院的左右墀头图案,往往风格相近、构图呼应,在元素的种类和特征上相似、有所关联、相互映衬,但图案不同,用以展现更多的寓意与期盼。
根据建造者、屋主想要表达的含义,以上各种花鸟图案可以进行自由组合,所以今天我们看到了坊巷墀头之间,如此多元丰富的图案表达。同时,这些宅院同处于一个建筑群之内,相互之间也会有所关联。这些共同组成了我们现在所能感受到的“神奇坊巷”。
喜鹊飞来报好音
这片坊巷间墀头上的花鸟图案中所描绘的鸟儿,最多的就是喜鹊。除了与梅搭配,还有很多与荷花、菊花、牡丹、佛手柑等一同出现,它们都有着特定的吉庆含义。
佛手柑在传统建筑中的运用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古代起,佛手柑因其独特的形状和美好的寓意就备受人们喜爱。在传统建筑的发展历程中,佛手柑常常出现在寺庙、宫殿以及大户人家的宅院中。其形状奇特,如人的手掌般,线条优美且富有变化,为建筑增添了一份别样的艺术魅力。
在墀头的雕刻装饰中,牡丹的雍容华贵与喜鹊的灵动活泼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美好的画面。佛手柑的形象被精细地刻画出来,那金黄的色泽仿佛为建筑注入了一抹温暖的阳光,与传统建筑的古朴色调相互映衬,使建筑整体更加美观大气。此时,喜鹊跃然其上,那灵动的身姿与佛手柑相映成趣。它似在诉说着喜事将近,而佛手柑则静静散发着祥瑞之气。这一画面,不仅是传统建筑艺术的生动体现,也能让人们在欣赏建筑之美的同时,领略到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文儒坊59号是一座典型的三坊七巷宅院,于门面处张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的门头房。以两幅素雅的喜鹊图为主的墀头处,已经先一步带领我们进入这座宅院的氛围里。穿过门头房,插屏门如同一个含蓄的屏障,将宅院的前庭与正厅巧妙地隔开,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前庭天井宽敞明亮,地面铺着平整的石板,阳光透过天井上方洒下,给整个院落带来了温暖与光明,仿佛千年的时光落在这里也变得悠悠慢慢。在这里,吉祥与好运常伴,幸福与美满永恒。
喜鹊与梅花在坊巷的墀头中是最受欢迎的组合,除了“林觉民·冰心故居”,在三坊七巷内外的各条坊巷都能找到“喜上梅梢”的墀头图案。黄巷36号小黄楼处的“喜鹊登枝”,呈素雅的米白色,梅枝纤细劲挺、英姿秀逸,正合这里走出的众多文人雅士的无限风雅;安民巷58号中瑞剧坊的“鹊闹梅枝”,以淡雅的彩绘,表现了红梅的闹、鹊的欢腾;衣锦坊67号的“梅鹊呈祥”,呈坊巷经典的灰白色,唯有白梅点缀了黄蕊,一只喜鹊振翅欲飞,生动和谐。在三坊七巷之外的雅道巷59号、69号等处,也能见到以冬、春风物为意蕴的“鹊梅报喜”图案。
喜鹊与植物组合的画面,象征着吉祥如意、福气满满和多福多寿,似乎在诉说着幸福与安宁的同时,又预示着喜事连连。当人们置身于这些古厝门前、流连在这片坊巷之间,会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慰藉和鼓舞,仿佛确信,走进这里就会被带入一个充满希望和温暖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