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圆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两岸青年创意集市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鼓楼区作为福州市核心城区,始终以“两岸一家亲”理念为指引,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涉台资源,持续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目前,全区共有涉台文物点36处(国家级6处、省级9处、市级5处),涵盖严复故居、陈季良故居等重要历史建筑,以及田公元帅信俗(省级非遗)、福州“茶帮拜妈祖”(市级非遗)等非遗项目,形成独特的闽台文化纽带。近年来,我局以“闽台同源”为主线,通过多维举措深化两岸交流。
二、强化文化宣传与品牌建设
1.文化宣传精准发力:依托“鼓楼文体旅”公众号推出“闽都台缘”系列专题报道14期,累计阅读量超10万人次,系统展示闽台历史渊源、名人故事及非遗传承,打造线上文化窗口。其中,《严复与台湾》特辑通过严复手稿、书信等珍贵史料,深度解析其对台湾近代教育的影响,单期阅读量突破1.5万,引发两岸学者热议。
2.活动创新成效显著:以“倾听坊巷声音”为主题,推出福州金鱼培育、髹漆技艺等非遗研学课程,联合台湾民俗学者开展“龙舞鼓楼贺元宵”活动,通过非遗展演、手作体验吸引台胞家庭200余组参与。其中,“漆艺工作坊”邀请台湾工艺师陈冠宇现场演示“金缮”技法,学员作品《两岸同源·漆器对杯》被选为2024年海峡论坛官方礼品;举办“两岸亲子古厝研习行”“闽台廉谊伴书香”等活动30余场,覆盖两岸家庭500余组,其中“走进华林寺”活动通过3D复原技术展示宋代建筑与台湾庙宇的关联性,参与家庭反馈满意度达98%;开展非遗研学活动13场,吸引青少年2000余人次参与,初步构建了“文化体验+青年互动”的双向融合模式。
3.精品展览助力交流:在温泉博物馆举办“泉荟佳宝——两岸文物精品展”,展出台湾收藏家王薰瑜女士的温泉文化藏品近百件,包括清代温泉汤瓶、日据时期澡堂票据等珍品,参观人次突破2万,并配套推出“两岸非遗手作工坊”,邀请台湾匠人现场教学漆器制作,实现文化展示与互动体验结合,活动期间促成两岸文创企业合作意向5项。
4.文旅融合与惠民服务:设计“闽王祠—严复故居—三坊七巷”涉台文化游线,串联两岸历史脉络,2024年接待台湾团队游客超100批次。线路新增“AR寻宝”互动环节,游客扫码即可解锁严复与台湾弟子的历史故事,活动参与率达85%,台湾游客复游率提升40%,同时组织“榕台亲子研学团”赴台交流,参访台北故宫、淡水老街等文化地标,推动两地旅游业者签订合作协议5项,客源互送量同比增长30%。例如,福州某旅行社与台湾雄狮旅游合作推出“闽台非遗双城记”7日游,首团即吸引两岸家庭60组,创收超150万元。
三、创新文化融合形式与载体
1.互动体验强化认同:支持田公元帅信俗赴台巡演,联合台中万和宫举办“两岸神偶技艺展演”,推动同利肉燕、福州鱼丸等老字号参与台湾美食节,策划举办“闽台舌尖同源”活动。
2.深化两岸青年创业生态:推动“两岸青年创意集市落地”,选取历史文化街区打造青年市集,引入AR导览、元宇宙展厅等数字化场景,推出“一日店长”活动,让两岸青年互换经营闽台特色店铺。
鼓楼区文体旅局将坚持以文化为根、以创新为魂,持续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闽台一家亲”从理念转化为生动实践,为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与共同发展贡献鼓楼智慧。
专此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