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结合现代新趋势,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繁荣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鼓楼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您的建议对推动我区文旅产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局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激发文旅活动,提升文旅品牌,丰富文旅业态,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数字技术赋能
紧跟时代潮流,为文旅注入新血脉,将数字技术赋能文旅融合,搭建“有声鼓楼”“乐福游”数字文旅平台,推出“云游福地,元创鼓楼”“严复故居VR云游览”等“数字化+沉浸式”融合场景。创新AI文旅消费地图、AI伴游等服务,2个项目入选2024年全省数字文旅应用场景优秀案例,实现坊巷可漫步、建筑可阅读、城市可聆听。落地无限之海AI数字艺术展、临界线VR实景游戏体验馆,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冶山春秋园数字智慧文旅沉浸式体验场景等两个项目入选2024年福建省数字文旅应用场景优秀案例。优化三坊七巷智慧导览小程序,集成区块链、数字纪念票等技术,创新“景点+”文旅产品组合。
二、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制定《鼓楼区关于闽剧保护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鼓楼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作机制》,加强鼓楼闽剧艺术、非遗保护等各项工作水平。2024年全区在市、区级非遗项目、市、区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区级非遗传习所均有新增;突出地方特色,“三条簪”非遗快闪、国潮秀等抖音话题关注度超1000万,被央视“新闻直播间”、“新华社”关注并报道,围绕“非遗+国潮”,打造17处福州传统妆束(三条簪)线下旅拍点,9处主题文创销售点,相关业态营收超1000万元,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双向赋能,也吸引了大量国外游客的关注,极大促进了闽都文化的传承弘扬,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开辟了新途径。
三、培育“旅游+”新业态
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推动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培育新业态。选取精华的街巷,按“一坊一主题、一巷一特色”的思路,将街巷主题化、内涵化,如打造闽剧、伬唱、评话文化创意街巷。推进剧场、演艺、游乐、动漫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扶持美食、茶楼、演艺、工艺美术等特色潜力行业与旅游休闲业的结合与互动。充分发挥商、旅、文、体联动效应,挖掘资源,促进文化元素与城市商业、书店、咖啡馆、酒店等消费场景跨界融合,通过优质服务和游客的良好体验促使更多“头回客”转化为“回头客”。探索“低空+文旅”,依托国光公园,建成集飞行体验、科普教育、低空文旅和创新孵化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福建省首个低空测试示范场。
四、深化文旅商融合
致力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深化东街口、福州万象城两大百亿“主商圈”发展,香格里拉“八匚汇”开业亮相,累计引进一线品牌及首店100家,培育“福品”门店超70家,新培育“米其林”“黑珍珠”“金梧桐”餐厅 22 家。策划举办“数字生活节”等文旅消费活动一千余场。深入开展“平台载体跃升年”行动,高标准推进元宇宙产业创新基地、海洋经济科创高地建设,持续打造福州软件园中国数字文化行业技术应用第一园。东街口、熙街口两大商圈2024年拉动消费达200亿元。焕新升级达明美食街,2024年底开业至今累计营收达1300万元,举办福州首个东方美学艺术市集“雅道集”,吸引人流量近500万人次。
五、拓展传媒营销效应
依托节假日,围绕闽都文化、生态休闲、温泉康体等主题开展“有福之州 幸福生活”中国旅游日鼓楼主题文旅活动、“窨香福州 以茶会友”茉莉花茶文化周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百余场。结合“三山两塔一楼一轴”城市格局,夯实“山水茶厝”四大特色品牌,搭建智慧旅游导览系统、制作《鼓楼全域旅游手绘地图》、《鼓楼红色旅游》折页、拍摄鼓楼文旅“1+N”宣传片6篇、“小小导游员带你游鼓楼”系列宣传片9篇、鼓楼红色旅游系列宣传片14篇、《诗词里的福州西湖》系列宣传片等,在新媒体平台、官方公众号、长乐机场、A级景区、文旅推介会、文旅主题活动等场景进行展播,向市民游客充分展示鼓楼新面貌。
专此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