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展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整治社会事务进校园,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24年,“社会事务进校园”列入省、市、区纪委监委点题整治工作项目。我局与驻局纪检监察组同向发力,认真开展“整治社会事务加重中小学师生负担问题,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点题整治专项行动,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取得积极成效。
一、社会事务进校园整治情况
1.健全制度规范。开展了8次座谈、调研、检查、督导等活动,广泛征集区直部门、校长、家长意见的基础上,经鼓楼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同意,鼓楼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鼓楼区中小学社会事务进校园准入工作标准》,明确社会事务进校园的事项范围、审批报备制度、过程监督管理等规定。对社会事务进校园实行准入归口管理,将“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庆典、招商、拆迁等活动摊派给学校”“擅自安排中小学停课出人出场地举办活动”“强制安排中小学教师、学生参与各类论文、征文活动”等6项基层学校和师生反映强烈的事项纳入禁止范围,明确学校应当拒绝未经审批报备的社会事务工作要求。
2.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省市区分级建立了社会事务进校园、中小学教育 APP、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等白名单管理制度,未列入白名单的事项一律不得进校园。2024年,省级层面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仅保留“法治宣传教育进校园、劳模工匠进校园、科学家(精神)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医药文化进校园”5项,市级保留“健康教育进校园”“家庭教育进校园”“清明祭英烈活动进校园”3项,区级保留“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1项。
3.推动常态长效。加强源头把控,取消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有关学生参与率要求,明确不得以参与率作为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依据,不得向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摊派学习任务;叫停多家区直单位无依据安排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
4.强化督促落实。建立挂钩联系微信群,每月定期通报整治工作动态。部署全区100多名学校督学开展日常监督检查,结合秋季和春季开学专项督导开展明察暗访,相关政策措施有效落实。公布投诉电话和电子邮箱,畅通问题线索反映渠道。建立问题线索督办台账,及时对群众反映个别学校要求下载与教学无关 App、网络投票、涨粉推广、打卡学习等问题线索组织核查、整改。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社会事务进校园的数量大幅度减少,调查测评、网络投票、普查统计、信息填报、关注微信公众号、下载安装APP、打卡和答题、点赞转发等事项已基本取消,中小学校和师生、家长的非教学负担明显减轻。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阶段,我局将巩固拓展整治工作成果,积极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一是进一步完善协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严格落实审批报备制度,推动《鼓楼区中小学社会事务进校园准入工作标准》等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是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主动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意见建议,强化社会监督。完善监测、举报、核查、通报、约谈、曝光等制度,强化社会事务进校园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常态化规范开展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
三是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加大整治工作成效的宣传力度,形成示范引领效应,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管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
专此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