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鼓楼区绿色社区创建行动系列报道(军门篇·党建红引领生态绿,绘制幸福鼓楼最靓底色)

时间:2022-06-07 09:30 来源:鼓楼区住房和建设局
| | | |

  军门社区概况

  军门社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中心最繁华地段,隶属于东街街道,拥有居民约3500多户,常住人口1.3万余人,现任社区党委书记林丹同志。社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等180多项各级各类荣誉。
  习近平前后三次到军门社区调研。2014年11月,已经担任总书记的习近平第三次到军门社区调研,对军门社区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作出“三个如何”的重要指示。军门社区以社区首创的“135”党建品牌、“13335”工作经验为重要抓手,探索形成“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模式,实现“爱在社区、美在社区、乐在社区、安在社区、和在社区”。

  习近平莅临军门社区调研指导工作

  军门社区荣誉墙

   

  

  推进社区管理红色党建化
  军门社区成立以党委书记为主要责任人的“绿色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社区分为九个网格。凝聚区域化党建联盟,建立完善居民自治机制等,明确绿色社区创建目标和路径,切实做到创建工作无缝对接。通过社区党员大会等5项协商制度,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利用好林丹党代表工作室等功能服务平台,把社区党组织和基层党组织领导融入创建绿色社区工作中,实现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
  在军门社区二期综合改造整治过程中,社区落实“一小区一策”精准提质,邀请福州西海岸建筑设计院等,对小区进行规划设计、指导建设,建设了横锦巷典型示范小区
  

 

军门社区横锦巷综合整治前后对比图

  推进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

  

  军门社区按照“六有五达标三完善”的整治改造要求,共计改造南营巷、织缎巷等7个街巷、11个小区,完成社区拆除违建等。结合“智慧社区”建设,布设智能井盖12个,运用现代化科技技术排查洪涝风险。推进社区综合便民服务中心节能改造和社区主要道路两侧安装太阳能路灯,达到减耗增绿目的。

  

  军门社区智能窨井盖

  军门广场

  营造社区休闲区域宜居化

  

  通过空间整合,房前屋后栽种榕树、桂花等,建设11处的纳凉点、健身路径;开辟口袋公园、军门广场约1180平方米,让小区见绿见景,社区绿化覆盖率已超过50%。

  

  军门社区沿街商铺众多,便民利民的同时,也带来了噪声困扰。社区依托“片长制”网格化管理,引导商业经营者依法依规经营。“六位一体”的群防群治队伍,综合整治临街商业噪声污染源,建立综合管理长效机制。

  

  联合城管入商铺进行降低噪声宣传

  

  

  

  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军门社区改造新建多个非机动车充电棚、智能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了20个垃圾分类亭、1个垃圾分类精品示范点。并通过定期开展培训讲座等各类活动,使得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100%,投放准确率98%以上。积极开展适老化设施设备建设工作,推动3个小区完成加装电梯8部,社区无障碍设施全覆盖。

  提高社区安防系统智能化

  

  军门社区打造“智慧安防建设”。运用RGY、5G等新技术,探索老旧小区智能化改造和物联网应用推广,安装智慧门禁等智能装置,建设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同时,引入融媒体智慧屏等智能化设备,打造智慧型示范小区。

  2012年起,军门社区在多个老旧小区启动了物业选聘程序,截至目前,军门社区原13个无物业小区中,已有4个小区引进物业,5个小区成立业管会。

   

  

  ●培育社区绿色文化

  

  军门社区利用LED屏幕等各类载体,组织学生为主的绿色少年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绿色社区创建行动。联动在职党员等参与公约制定,将“倡导绿色消费、节水节能、低碳出行”纳入公约,并开展“家在鼓楼 靓丽过年”等活动,让绿色文明新风吹遍社区。军门社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点2处,社区工作人员定期到文物现场进行巡查做好登记,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问题。通过开展讲座等方式向居民介绍文物,形成浓厚的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

  

  “绿色生活我先行”宣传活动

  两广会馆旧址

  ●军门特色

  

  

  1.军门社区以服务居民群众为根本出发点,探索建设“一老一少一普”服务品牌。“一老”,运用“公建民营”模式将原先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升级成2000平方米的五星级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推行24小时服务,免费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保险。同时,每天安排医生党员志愿者免费接诊。“一少”,创办福州市第一家公办少儿托管中心,切实解决了双职工家庭接送孩子的后顾之忧。此外,社区还开办了“四点钟学校”,成立青少年科普工作室,先后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百余次,累计受教育青少年数万人次。“一普”,发动辖区共建单位开展文化科普晚会等活动,并与省内高校协商合作,实现大学人才资源与社区创新发展的互补、双赢,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军门社区少儿托管中心

   2.军门社区会同交警部门,结合“点题整治”专项工作契机,在织缎巷、东泰路规划夜间免费临时泊车位80个,极大地减轻了辖区居民停车难问题。

  

  

  规划夜间免费临时泊车位

  军门社区“E”福州 便民服务终端

   

  

  

  3.军门社区建设了社区驿站,设有可视化智慧平台,为居民群众提供包括议事恳谈交流等六项服务。驿站还设有闲置物品中转站,优化资源配置,也增进“邻里情”。

  4.军门社区率先开展“智慧社区”试点建设,筑造3700㎡的社区服务大厅和活动场所,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112项政务服务下放到社区办理,添置多功能便民服务的自助终端一体机,基本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充分运用“一线处置”机制,涵盖城市管理等多种类型,实现“一线呼叫、一线报到、一线处置”。

  

  5.军门社区疫情防控如何做?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以“四个化”进一步筑牢“防护网”。采取“线上+线下”撒网式宣传,普及疫情防护知识,以快板创新宣传形式录制了方言和普通话双语版“防疫顺口溜”。动员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开展“敲门行动”逐个落户摸排,帮助他们认识到疫苗接种的必要性。

  

  为实行闭环管理狱警家庭中独居青少年送生活物资

  

  开展60岁以上老人疫苗接种宣传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点击收起